close
台中纖維博物館除了不定期推出纖維相關的特展,館內布置也常推陳出新。這次去發現和去年不一樣的布置。
1.一樓走道邊角落,遠看只是三組屏風,細看才發現每個方框都由不同纖維組成美麗的圖案,令人驚艶!
2.↓以台灣常用的30多種材料為主,進行編、結、染、織、繡、纏繞、製氈等技法,進行專題研究及試驗。
3.↓銅線+鋁線
4.↓月桃
5.↓瓊麻
6.↓柞蠶絲
7.↓絲瓜絡
8.↓植物纖維有:大甲草、海草、柴絲草、稻草、拉菲亞草、苧麻、黃麻、瓊麻、亞麻、草棉、木棉、鳳梨絲、香蕉絲、葛藤、絲瓜絡、棕櫚、竹籜、構樹、黃槿、山芙蓉、月桃、紙捻等。
9.↓香蕉絲
10.↓縲縈
11.↓木珠
12.↓苧麻
13.↓平面繭
14.↓動物纖維包含:羊毛、兔毛、羊皮、牛皮、豬皮、家蠶絲、柞蠶絲。無機纖維則有:銅線、鋁線、銀線。再生纖維有:縲縈、竹碳縲縈。
15.↓紙捻
16.↓桂竹細枝
17.↓絲瓜絡
18.↓大甲藺
19.↓棕櫚
個人不喜歡毛皮類,所以都沒介紹。莎莉認為這個纖維牆展示可以再深入一些。例如:桂竹細枝可以做掃把、苧麻可製麻繩、月桃葉可編盒子裝糯米飯、香蕉絲可製草席、米篩…。若貼一張實物照片,參觀者將更容易瞭解纖維的用途。如同第十九圖看到棕刷便能明白,原來它就是由棕櫚製成的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