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慶修院.位於花蓮縣吉安鄉吉安村.全票30元,週一休館.
吉安舊名Cikasuan(阿美族語,意為:柴薪很多的地方),漢人譯作「知卡宣」或「七腳川」。「七腳川事件」(西元1908年原住民與日本警察衝突,原住民敗逃,土地被沒收)之後,日本人在這裡開闢移民村,移民大多來自日本四國德島縣吉野川,於是就把這裡改稱「吉野」。
隨著日人進駐,日本佛教也隨之進入。大正六年(西元1917年),川端滿二在此募建了這座真言宗高野派的「吉野布教所」,以宗教安定的力量,撫慰移民的思鄉之情。
臺灣光復後,吉野布教所改名為「慶修院」,吉野亦於民國三十七年改為「吉安」。
2.↓清淨口舌與身心的手水舍.
3.↓依日式傳統建築工法「寶形造」建設的佛堂,為花蓮縣定三級古蹟。
4.↓入內參拜需脫鞋.我沒入內.四點鐘方位那尊便是不動明王的立像。
5.↓弘法大師. 日本佛教僧侶,為唐代日本留學僧,師學於今西安青龍寺惠果門下,受獲傳承付法第一人,賜受法號遍照金剛,諡號弘法大師。
6.↓不動明王坐像. 右手持智慧劍,左手拿金剛索,右眼仰視,左眼俯視,周身火焰。一般都以憤怒的形象示人,降伏內心諸魔障。
7.↓「光明真言百萬遍」石碑. 聽說以前的人生病了,就到此膜拜、繞行這座「光明真言百萬遍」石碑,祈求神明祛除病厄。石碑後方那一排就是八十八尊石佛,據說川端滿二曾行遍四國境內與弘法大師有淵源的八十八所寺院,請回八十八尊石佛,讓信徒能就近參拜,免除了奔波之苦。
8.↓慶修院範圍不大,小小的庭園設計十分雅緻。
9.↓小橋流水
10.↓
11.↓供遊客休息的座椅.
12.↓充滿禪意的枯山水.
13.↓四月初四是台灣的兒童節,這裡依日本的習俗以鯉魚旗布置。意義是緣自中國的「鯉魚躍龍門」希望孩子將來出人頭地。
14.↓庭院一隅
15.↓後方是伴手禮店.
今天的重點行程是「大農大富平地森林」,因第一班公車沒到達,所以先到慶修院走走。準備搭第二班公車前往平森囉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