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佇立於柳營區中山西路上的劉啟祥洋樓,曾經是許多在地人留連之處,因閒置多年損壞嚴重。由文化局爭取經費歷經二年修復,於民國107年打造為劉啟祥美術紀念館。

1.大門上兩段介紹文,將它抄在下面:

劉啟祥美術紀念館0001.JPG

劉啟祥(1910~1998),出生台南柳營世家,早歲即萌發對繪畫的興趣。十三歲前往東京,先後就讀注重自由獨立思考的青山學院中學部,和文化學院美術部。1932年航向巴黎,遊歐期間三年多,透過臨摹馬內、塞尚及雷諾瓦的傑作,探究西歐當代繪畫精萃,同時浸潤優渥的人文環境,奠立了繪畫表現與人生理想的基礎。

1936年返台又赴日,展開藝術生涯,參加臺展及臺陽展,並榮獲二科會「二科賞」。戰後歸台,遷居高雄市,創組畫會、成立美術研究所、開設畫廊,推動南台灣的創作和欣賞風氣。1954年移居小坪頂之後,繼續致力藝術創作與教育,亦躬親果園農務。他以典雅明亮的色調構組素樸靜謐的畫境,呼應著他那溫暖寬和跟堅毅熱情並存的心性,引人想像沈思。

2.↓這棟洋樓為劉啟祥父親劉焜煌所規劃,1918年完工,佔地約300坪,又稱「頤園」,為和洋混搭式宅第。

劉啟祥美術紀念館0002.JPG

3.↓院子這間平房是劉啟祥興建的畫室。目前委外經營咖啡室。

劉啟祥美術紀念館0003.JPG

4.↓一樓大廳.

劉啟祥美術紀念館0004.JPG

5.↓隨著時代的演變,瑩幕取代畫布,遊客可以觸控方式參與創作,增添觀畫的樂趣。

劉啟祥美術紀念館0005.JPG

6.↓小坪頂.1955.繪寫小坪頂家居前庭景象.

劉啟祥美術紀念館0006.JPG

7.↓馬頭山.1955.山壁上粗獷的肌理強勁有力,極為搶眼

劉啟祥美術紀念館0007.JPG

8.↓靜物.1960.用色淡雅,白色佔畫面很大部份,卻不讓人感覺突出搶眼,反而兼容並蓄地包容所有色彩,互相調和

劉啟祥美術紀念館0008.JPG

9.↓靜物.(忘記拍解說)

劉啟祥美術紀念館0009.JPG

10.↓旗后.1960.淡雲輕抹的天空下,敞開旗后的港灣風光,三兩船隻悠然進駐

劉啟祥美術紀念館0010.JPG

11.↓太魯閣.1973.層層峰巒崇峻又遼濶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劉啟祥美術紀念館0011.JPG

12.↓黑皮包.1975.畫家的小女兒順華當時約二十三歲,已打扮得出成熟小婦人的模樣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劉啟祥美術紀念館0012.JPG

1977年,劉啟祥罹患血栓症,一度危急雙手。透過堅毅的練習小提琴恢復了創作能力。然此後作品以靜物為主,展現不同的心靈向度。

13.↓盒中靜物.1989.盒中水果呈M字型排列,像極了兩座不安於靜坐山林的小山,活潑又躍動的圓球點綴在柔和的桌巾上,對稱而平衡的排列讓構圖更形收斂

劉啟祥美術紀念館0013.JPG

14.↓靜物.1990.此為畫家晚期靜物畫的代表作,以輕靈扼要的筆法把握描繪對象的扎實物質性,同時含納創作者怡然自得的生活態度

劉啟祥美術紀念館0014.JPG

15.↓從二樓陽台鳥瞰前院.

劉啟祥美術紀念館0015.JPG

鄭成功來台初期即在柳營屯田駐軍,目前柳營區人口約兩萬人。走在空曠的產業道路許久不遇人車,這樣純樸的農村卻有一間吳晉淮音樂紀念館、一間劉啟祥美術紀念館,外地人恐怕料想不到吧~ 這就是藝術扎根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莎莉 的頭像
    莎莉

    莎莉與您再續前緣

    莎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