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鹿港舊稱「鹿仔港」,在明鄭時期即已駐兵開墾。清代官府指定鹿港為臺灣對泉州的官方港口,吸引眾多福建泉州府仕紳家族於此定居,成為清代臺灣最大港口,文風鼎盛,政經實力取代下港臺南。

因縱貫鐵路與港口淤積,讓鹿港發展停滯,因此保留了眾多習俗、文化、文物、古蹟。(維基)

1.↓文開書院.道光7年(1827)興建完成。名為「文開書院」,係為紀念明末儒者沈光文,沈光文,字「文開」。

鹿港老街0001.JPG

2.↓「名人館」.文開書院內.左邊牆上古字,放大讓大家看清楚.

鹿港老街0002.jpg

3.↓鹿港龍山寺創建於明末清初,原址位於鹿港舊港溝邊(今大有街)。清乾隆51年(1786)遷建於今日現址。為三進二院七開間的建築格局,由前而後為山門、五門殿(含戲台)、正殿(含拜殿)、後殿。為國定古蹟。鹿港老街0003.JPG

4.↓龍山寺戲台上方的藻井結構,清道光11年(1831)重修時所興建,是台灣保存年代最早的作品。八卦藻井設立於戲台,具有演戲時共鳴的效果,「八卦」也有鎮邪、平安之意。鹿港老街0004.JPG

5.↓鹿港小鎮街面上有許多日據時期的西式建築.這是在中山路民族路交叉口,彎入左邊就是第一市場。鹿港老街0005.JPG

6.↓近午了,尋找糧草囉~

鹿港老街0006.JPG

7.↓意樓.傳說樓中居住女子名為尹娘,夫婿為求功名,暫拋美眷赴試。臨行前,夫婿為解尹娘思念之苦,於意樓牆邊種一楊桃樹,並囑曰:「見樹如見人,吾試畢即返」。無奈夫婿一去音訊全無,尹娘仍苦守樓中,終致抑鬱而終。鹿港老街0007.JPG

8.↓甕牆.昔日大戶人家中有弄璋弄瓦之喜均會釀酒窖藏,若為男孩待其弱冠之年開罈宴饗慶賀,此酒稱之「狀元紅」;若為女孩待其出閣做為陪嫁之物,此酒稱之「女兒紅」,酒飲畢便將酒甕留下,砌成甕牆,展現物盡其用的建築創意。鹿港老街0008.JPG

9.↓丁進士宅前為三間店面,內部則是標準的四合院,長條型街屋罕見的特例,縱深三進式的大宅,依次為店面、一深井、一照廳、一中井、一大廳等,十分寬敞氣派。

鹿港老街0009.JPG

10.↓丁家大宅.

鹿港老街0010.JPG

11.↓十宜樓.早年鹿港文風鼎盛,許多文人墨客往往相邀清夜吟詠,或品茗對月。十宜樓的主人在相連的兩樓間建一跑馬廊,讓客人於高處倚欄望月。此地「宜琴、宜棋、宜詩、宜酒、宜畫、宜花、宜月、宜博、宜煙、 宜茶」十宜,故名十宜樓。

鹿港老街0011.JPG

12.↓老街裏有許多彎彎曲曲的窄巷,名「九曲巷」。據說彎曲迂迴是為防止秋冬強烈的『九降風』吹襲。

鹿港老街0012.JPG

13.↓昔時台人宗族聚落間常有衝突械鬥情事發生,隘門負有防守的重責大任。目前僅存的隘門建於道光10年西元1830年。因位於後車巷,門上題「門迎後車」四字。

鹿港老街0013.JPG

14.↓半邊井.鹿港有許多半邊井,在牆內的一半,供自己人使用。牆外的那一半,則是給沒有能力鑿井的人自由汲水取用。可見昔日純樸的民風與濃厚的人情味。

鹿港老街0014.JPG

 

arrow
arrow

    莎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