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8年4月18日開幕的南山谷韓屋村,總佔地面積為24,180坪,內部區分為五棟傳統家屋、傳統工藝展覽館、泉雨閣廣場、傳統庭園等。
韓屋村內的建築,都是首爾市內其他地方的住宅,爲了保存這些文化古物,才將這些傳統住宅遷移到韓屋村裡。
韓屋村位在首爾市中心,四周都是現代式的高樓建築。隔著鐵絲網一邊是汽車洋房一邊是古老房舍。
韓屋村內的建築,都是首爾市內其他地方的住宅,爲了保存這些文化古物,才將這些傳統住宅遷移到韓屋村裡。
其中僅純貞孝皇后尹氏親家因過於老舊不適合遷移,而以新建材在韓屋村重新復原。剩下其他建築皆將屋內一磚一瓦小心拆除遷移重建,而無法重新使用的木材部分則以雪嶽山野生松樹代替。
灰濛濛的天色更突顯沉舊的歷史風味。
幾乎每根柱子都貼對聯,詞句非常優美。原本拿起筆抄錄對聯的句字,可實在太多了手又冷,
心想回家上網查不就有了,查不到ㄋㄟ~後悔了!
這場景使我想起韓劇『商道』,這是我看的第一齣韓劇。
傳統爐灶
架高的房屋建築
很像磨米漿炊年糕的石磨,又不完全一樣。有人說是洗手盆?
(沒看到中文說明)
這麼多陶甕大概是要淹泡菜吧!
有點像台灣的王船
右手邊遠遠的那支就是『N首爾塔』
前面地上是一個灶,為何蓋著塑膠布?可能天氣不好,稍早有飄著鵝毛雪。
灶後面的古井
目前五戶住宅均付予新用途
純貞孝皇后尹氏親家→學習禮儀與閨房工藝等的文化教室。
駙馬都尉(君王所賜)朴泳孝家屋→演奏韓國音樂表演的場所。
海豐府院君尹澤榮齋室→舉辦書法、漢詩、四君歌、撰文等傳統文化講座。
都邊首李承業家屋→傳統茶坊。
五衛將金春營家屋→示範並傳授普及傳統工藝技能等。
那天遊客非常多,多到什麼程度呢?比摩肩接踵多一點。
遊客當中以大陸年輕人佔多數,他們把自己當主角,每一個鏡頭都要露臉。凡有工藝、技能表演的房舍,門口一群人佔著拍照。我只好逛逛外圍,撿人少的地方拍。
回頭望一眼---韓屋村大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