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濱漁港位於基隆市和平島南方,日據時期為台灣第一大港,曾為繁榮極盛的漁貨商港,在漁船噸位逐漸增加之後,漁港水位不堪負荷。現在雖然沒落,但仍保有樸實風貌。
1.正濱漁港彩色屋.
2.↓過和平橋便進入和平島.站在橋上可見僅餘樑柱的阿根納造船廠遺構。
阿根納造船廠遺構,為基隆市中正區的舊造船廠遺構,其最初為礦物運送的裝運碼頭,直到1966年由阿根那造船廠使用,並建造相關造船設施,部分鋼筋混凝土出挑構造物留存至今,於2016登錄為基隆市歷史建築。
3.↓
4.↓
5.在造船廠遺構後方,見一廣場地上曬著一些東西。
6.↓原來是石花菜.
從和平橋到和平島公園不過一公里路,我們決定步行過去,可沿路看看漁村風貌。
7.↓可愛的教堂.
8.↓各位注意看曬衣竹竿的掛鈎,漁村專用的魚掛鈎,竹竿穿過魚眼睛。
9.↓進入和平島地質公園.島中島.
在二千五百多萬年前,和平島的周圍是一片無邊的海洋,島上的地形因為受到長期的風化侵蝕與浪濤衝擊,因此形成了蕈狀石、豆腐岩、海蝕洞與海蝕平台等奇特的地質景觀,宛如上天親手雕刻的傑作。
10.↓遠方那座是基隆嶼.
11.↓琉球漁民慰靈碑.
12.↓從這條環山步道上去可達『等嶼亭』。
13.↓在環山步道上居高臨下可見奇特的地質景觀。
1624年荷蘭人佔據南台灣的台南。1626年西班牙人佔據北台灣雞籠的社寮島(現今的和平島)。1642年荷蘭人北上趕走西班牙人,取而代之佔據了社寮島。
1661年鄭成功從廈門出師來臺把荷蘭人打敗,其中有一小部份的荷蘭人逃竄到台灣北部,窩居在雞籠的社寮島(和平島)。
1668年,鄭家軍從金山、野柳附近的國聖埔登陸,討伐流竄在台灣北部殘餘荷蘭人。
當年荷蘭人要離開最後據點時,先是炸毀了他們的根據地聖薩爾瓦多城,同時也在和平島公園內一處海蝕平臺小山丘上,海蝕洞內的石壁上,鑿刻留下一些荷蘭文字痕跡(現文字已不存),後人就把這海蝕洞稱之為蕃字洞。
14.↓蕃字洞.
15.↓等嶼亭.
16.↓
17.↓
18.↓
19.↓等嶼亭.
20.↓
21.↓
22.↓遠望基隆港.
23.↓遊客服務中心.販售紀念品、咖啡、簡餐。
24.↓星光草原.
25.↓遠望阿拉寶灣.
和平島公園開放的部份很小,慢慢走邊拍照,繞一圈才50分鐘。台灣好行官網介紹影片,代言人從九曲橋走到阿拉寶灣一小段,但現場九曲橋關閉。令人遺憾!(和平島公園官網的園區地圖標示,九曲橋及阿拉寶灣都不開放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