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金門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,全年降雨量多在四至九月,年平均降雨量為一、O四九. 四毫米 。(台灣西南部年雨量約1500毫米 )金門島內最古老的地層以花崗片麻岩為主,土壤概以砂土及裸露之紅壤土為代表,自然條件不佳,農業發展受限。

 

由於地力貧脊,雨量稀少,農產不豐,只有少量之雜糧與蔬菜。居民乃遠渡重洋,謀生異域,或移居台澎,或遠適南洋,金門華僑足跡遍佈東南亞各邦,人口總數達二十餘萬之眾,自古就有「僑鄉」之稱。

 

在安土重遷的時代,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,甘冒生命危險遠渡重洋。

 

 


 

牆上這二首詩道盡了夫妻雙方的孤寂痛苦。

 


 

男子離鄉背井當賤庸,固然苦不堪言,然而心中至少存有一絲衣錦還鄉的希望。

 

守在寒門的婦人卻永無出頭日。含辛茹苦撫養長大的兒子,一到十六歲便追隨父親的腳步出洋去了。兒子去投靠老爸,婦人卻沒辦法去投靠老公,因為老公已在外地另娶二房了,況且家中還有年邁公婆需侍奉。

(上面這首長相思正是金門婦女的心情寫照)


 

 

金門人下南洋或東渡日本起初以苦力為多,後來不少人經商成為鉅富。

 

民國初年,早期離家背景的鄉僑陸續回到鄉里。衣錦還鄉的金僑大興土木,除了建造美輪美奐的洋樓光宗耀祖,並建校興學造福鄉民。

 

金門現存不少華僑創辦的學校,如山后海珠堂、金水國小、金獅小學、睿友學校、珠山小學、浯陽小學校等。而每間僑辦學校都見証了華僑出洋奮鬥回饋鄉里的生命故事。

 

金水國小是規模最大的僑辦小學,婆羅洲峇里吧板黃氏鄉僑集資於1932年興建,為回字型平面的番仔厝。

 

 

由於水頭聚落人口外移,金水國小於1986年廢校,20033月金門縣政府公告為歷史建築,現做為『出洋客的故事』展示館。

 

入口處這面華麗且帶南洋風格的山牆,上頭精緻的雕刻、泥塑讓人驚艶,到訪的遊客無不嘖嘖稱奇。

 

轉角精緻的石柱

 


校舍外側

 


迴廊上的柱子是用弧形磚頭所建造的

 


 

禮堂前的通道,木條天花板顯得特別樸實。

 


禮堂內的木條椅,感覺很像教堂。

 


禮堂內貼著介紹金水國小的海報

 


金門的陶藝很有名喔!連花盆都是這麼美麗。

 


教師的寢室

 


古色古香的洗手枱

 


廚房  灶上有一張神像,大概是灶王爺吧!

 


教室內的課桌與台灣的不同,桌面斜斜的,看書不必低頭,符合人體工學。導遊說掀蓋式的抽屜,書包放在裏面,可以避免學生考試做弊。

 


教室天花板有一塊天窗,可以自然採光。

 



昔日兼營信局與僑滙的金門老店舖

 

店舖主人或帳房不但轉信,還代不識字的鄉人讀信、寫信。

 

早期僑民不多,滙款有限,一般都是利用返鄉探親自行攜帶或委託親友轉送。後來隨著僑滙增加,出現一些行商代理轉送僑滙業務,稱「水客」或『客頭』,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,水客為僑滙通路的方式十分發達。

 

1920~30年代民信局(福建話又稱「批局」)盛極一時。民信局源於明代的民郵,晚清演變為海外華人郵寄家書與代送僑滙的機構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莎莉 的頭像
    莎莉

    莎莉與您再續前緣

    莎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3) 人氣()